青藍相接,薪火相傳——我校開展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儀式
為進一步筑牢師資隊伍建設根基,助推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駛入 “快車道”,充分激活骨干教師 “傳經驗、幫提升、帶新人” 的示范引領效能。近日,南昌育山高級中學在招生辦一樓會議室舉行了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儀式。暖黃色的燈光簡潔中透著莊重,溫馨里滿含期待,為這場關乎教育傳承的儀式奠定了溫暖基調。
儀式在主持人郭雅琴的宣布開始中拉開了序幕,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臺前,滿是對這場 “教育接力” 的期許。教科室主任李曉妍率先上臺,詳細介紹了 “青藍工程” 的意義:“這項工程是我校構建優(yōu)質教師梯隊的重要抓手,更是打通‘骨干教師經驗輸出’與‘青年教師成長突破’的關鍵紐帶。我們希望以骨干教師為‘燈塔’,通過常態(tài)化指導、精準化幫扶,助力青年教師在備課的重難點突破、課堂的互動設計、教研的深度反思中少走‘彎路’、多走‘捷徑’,最終打造出一支年齡結構層次化、教學實踐能力強、專業(yè)素養(yǎng)高標準的‘育山教師隊伍’,為學校教育質量的持續(xù)提升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隨后,師傅代表、語文教研組組長胡家道老師上臺發(fā)言。他手中緊握的發(fā)言稿上,提前寫下了對 “師徒共建” 的具體規(guī)劃。“作為指導教師,能參與這項工程,我既感到這份信任帶來的榮幸,更清楚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他的聲音沉穩(wěn)而有力,目光掃過臺下的青年教師時滿是溫和,“未來,我們會毫無保留地分享教學經驗,從教案設計的邏輯梳理、板書布局的技巧,到課堂突發(fā)情況的應對、課后作業(yè)的分層設計;但同時,我們也會放下‘前輩’的身份,主動向青年教師學習,學習你們對智慧課堂工具的靈活運用,對跨學科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探索,真正實現(xiàn)‘師徒互學、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huán)。” 話音剛落,現(xiàn)場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不少青年教師頻頻點頭,眼中滿是認同與期待。
緊接著,徒弟代表、語文組陳婷老師帶著略顯激動的心情走上臺。她臉上卻洋溢著堅定的笑容?!笆紫龋蚁氪硭星嗄杲處?,向學校搭建‘青藍工程’這個成長平臺表示衷心感謝,更向愿意傾囊相授的師傅們道一聲‘謝謝您’!” 她的聲音帶著些許哽咽,卻格外真摯,“我們深知,作為教育路上的‘新兵’,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未來,我們一定會以師傅為榜樣,保持‘空杯心態(tài)’—— 課下主動請教教學困惑,課上認真觀摩師傅的課堂技巧,課后反復打磨自己的教學設計;同時嚴格恪守教師職業(yè)道德,用心對待每一位學生,力爭盡快從‘站穩(wěn)講臺’到‘站好講臺’,不辜負學校的培養(yǎng)與師傅的悉心指導,早日成為能獨當一面的育山教師!” 她的發(fā)言道出了所有青年教師的心聲,臺下再次響起掌聲,不少師傅眼中也泛起了欣慰的笑意。

最令人動容的環(huán)節(jié)當屬敬茶儀式。青年教師們排成整齊的隊伍,雙手捧著熱茶,微微彎腰走向自己的師傅。陳婷老師走到胡家道老師面前時,輕聲說道:“胡老師,以后請您多指點!” 胡家道老師雙手接過茶杯,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好學,我相信你很快就能成長起來!” 熱茶的氤氳水汽模糊了杯沿,卻清晰了師徒間的溫情。
這一刻,茶香裊裊,情誼濃濃,師徒間的教育傳承在溫暖的互動中悄然定格,也為這場儀式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供稿 | 李曉妍
編輯 | 傅 勇
一審 | 王匯凱
二審 | 沈 擎
三審 | 李南山



贛公網安備 36012102000502號